跳转到内容
主菜单
主菜单
移至侧栏
隐藏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MediaWiki帮助
反女权网
搜索
搜索
创建账号
登录
个人工具
创建账号
登录
查看“中国女权运动是如何跑偏的,简述女权发展”的源代码
页面
讨论
简体中文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工具
工具
移至侧栏
隐藏
操作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常规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
←
中国女权运动是如何跑偏的,简述女权发展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这些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
管理员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文章原链:[https://zhuanlan.zhihu.com/p/139477624 点击查看原文] <div> <div> <div> <div> <div> 首发/订阅号《弹幕集》 <br> 女权是人权的一部分。多数国家中,女权都理应存在,并为性别平等发声、抗争。 性别歧视是当今社会无法回避的话题,无论男女,都应承认。各个国家的女性权益与性别平等现状差别很大,在我国,女权更是近几年最热门且富争议性话题。 2008年,中国的性别排行为57,而后连跌11年,在最新的2020年全球性别报告中,直接降到106名。 [[Image:fdb90e7d8168a7aa72af1e3f00c808d0.jpg]] 当然,已经有很多人证明了这份榜单所用数据包含虚假成分,排名不足为信。 但有许多女权主义者却认为榜单确凿无误。可是,中国民间女权热潮从2010后开始,闹了近十年,排名何以不增反降? '''如果女权主义者相信这份榜单,就相当于变相承认中国女权这么多年来,一事无成。''' '''中国女权现状,简言概括——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别急,听我把话说完。''' '''当代女权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一个有影响力的、有学识的女性,脚踏实地地推动女性权益的发展,为女性发声,乃至抗争。''' 学院派重理论,影响力不足;行动派沉溺于「行为艺术」的形式;社会名流只对具体现象发片只言片语的评论,既不成体系,又未及本质。 而网上所说的「田园女权」则更是在绑架了真正的女权,使女权这个词逐渐污名化。 [[Image:e0eaa69f6f72d168a1a4a4f137b1752d.jpg]] == 新中国初期 == 很多人不知道,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性别平等方面,曾被西方女权主义者大加赞许。 在「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号召下,妇女的受教育机会、参政机会、工作机会都得到显著改善。甚至衍生了专门的刊物和社会组织。 [[Image:17657a62d90696111f9932525a2d0fb9.jpg]] 以受教育程度说,'''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1949年以前,我国90%妇女为文盲。建国后数年,我国妇女识字率就显著提高。这个成就,必须肯定。''' [[Image:cb55425b69a3515032e3dbe36153423d.jpg]][[Image:3bf80525fddb9449e13a91b349463c03.jpg]] '''可能很多人更不知道,两性平等曾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宣传内容。'''这很容易理解,因为平等正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没有平等,生产力的发展只能强化资本家的实力。 '''女权主义在早期与社会主义甚至存在「联盟」。'''德国社会民主党人培培尔发表过《女权与社会主义》,英国的女权运动曾与工党结盟。 '''回到中国,彼时的女权,实际上在相当程度上抹杀、黑化女性追求美的选择自由。''' 比如,涂口红是搔首弄姿,为的是勾引男人;穿漂亮衣服是搞小资产阶级的奢靡之风。 所以,当时的性别平等,在某种程度上,也在抹杀性别。 同时,农村女婴的生存状况也难以忽视。 == 由上而下,缺乏群众基础 == '''中国女权运动,从开始就存在一个问题——自上而下,缺乏群众基础。''' 沈奕斐在《女性主义在中国——代表人物、争论和战略的分析》中,一开篇就谈到了这个问题。 [[Image:88a3e60e07bed033cbea98071d5baa16.jpg]] 将女权推到民国时期,依然是由上而下的倡导,而非由下而上的女性自觉觉醒。 连「妇联」也是「政府的非政府组织」。 '''可能有人要说,总要有先觉者来把「沉睡」的女性唤醒,如果在旧传统、旧制度下,女性可能永远也无法自觉觉醒。''' 这话不假,社会总需要先觉者。 '''但我们要知道,先觉者若是生在了错误的时代,坏的情况下,他们很可能成为殉难者;好的情况下,他们的声音也会被埋没。''' 我们以西方为例,英国早在19世纪就有女权运动,但一直不成气候。英国女性并没有被那些先觉者唤醒。 直到1918年,英国才对妇女逐步开放投票权。原因何在? 战争。 [[Image:613a241ffc898e02470632a20e048818.jpg]] 一战的主战场在欧洲,国家的男性大多被征召入伍去打仗,战死者不计其数。西方各国为了保证后方生产、补给速度,开始大量吸纳妇女进入工厂参与社会劳动。1917年开始,英法俄也陆续征召女兵。 <blockquote>据观察者网,在那次全民动员中,英国150万女性是第一次在社会上工作,75万女人做原先由男人完成的工作,35万女人从事与战争相关的工作。德国,有500万女人成为劳动力,女工在总劳动力中的比率由35%提高到55%。美军中服役的女性,能获得和男性一样的待遇。</blockquote>[[Image:fd06d1987e9ca00211f7a8315d3b7045.jpg]] 极端女权者也许要说,男人不够了,又拿我们女人来当苦力。 但是,在现代社会,一切权利都与义务挂钩。正是由于欧洲女性为战争和社会做出的杰出贡献,才促使了各国陆续开放女性参政议政的权利。 == 有钱的「娜拉」也未必能摆脱玩偶的束缚 == 战争只是一个极端情况,没必要复制。 '''今日中国,女性在社会生产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早已不容小觑,按说群众基础已经有了,但为什么女性还是备受歧视呢?''' 鲁迅论中国女权,最著名的文章是《娜拉走后怎样?》。 [[Image:4e5e3fb6e21d6501cc66d7d15897a8f6.jpg]] 这篇文章以易卜生戏剧《玩偶之家》为发散。易卜生只写了觉醒的娜拉离开男权家庭,但并没有说她走后会怎样。 '''在鲁迅看来,娜拉走后,无非两条路:要么回来,要么堕落。''' 原因在于,那个年代,女性在社会环境中太过艰难,难以独立生存——「钱是重要的」。没有工作没有钱,娜拉想要活下去,要么就是来到另一个「玩偶之家」,要么就是堕落为娼妇。 '''不过,如果鲁迅只能想到「钱」这一步,那就不是鲁迅了。''' <blockquote>「在经济方面得到自由,就不是傀儡了么?也还是傀儡。无非被人所牵的事可以减少,而自己能牵的傀儡可以增多罢了。因为在现在的社会里,不但女人常作男人的傀儡,就是男人和男人,女人和女人,也相互地作傀儡,男人也常作女人的傀儡,这决不是几个女人取得经济权所能救的。」</blockquote> '''所以,鲁迅将根因归结到传统道德观念与旧制度、旧思想。''' == 《第二性》 == 所谓「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获利,是人甚至所有生物行为的最根本驱动力。 '''个体间维持关系平衡的基础是彼此「获利」机会达成均等。'''但这种理想情况,现实几乎不会发生。 被许多女性主义者视为偶像的波伏娃曾写了一本《第二性》,这本书也被誉为女权主义的「圣经」。 [[Image:59c8677a30bade004ecfb2422344aa14.jpg]] 书中的基本论点是,「'''女性不是天生的,是被后天塑造的。'''」 于是,所有女权主义者都开始以此为主,强调社会文化在刻意调教女性成为女性,并人为贴上「温柔」、「贤惠」等标签。 '''我认为,这种现象的确存在。但女权主义者以此为基础论点,实际上是本末倒置,也曲解了波伏娃的原意。''' '''首先我们要弄懂,是先有的社会关系,才有了社会文化。''' '''人类进入农耕文明后,先有了男性压迫女性的社会关系,随后才衍生出一套道德、价值和社会理论,用以将这种压迫行为合理化、合法化。''' '''所以,女权主义者要做的是确立新型社会关系,而不是先企图制造一种社会文化。当新型社会关系、男女关系足够强大、牢固,与之配套的社会文化才能站住脚、被接纳,否则就是无根之木,难以维系。'''仅仅谴责就有社会价值,并没有实际用处。 实际上,把波伏娃的《第二性》只看成一部女权主义著作,实在窄化原著表达的内容。 女权主义只是《第二性》的外壳,作为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这部书实际上是在探讨主体与他者的关系。女性在社会上犹如他者,被排斥、被塑造,但造成这种现象的根因是男性的主导地位。因为这主导地位,才生出了一套利于男性的社会价值。'''而今中国女权主义者试图通过批判这种社会价值来达到平等地位,是治标不治本,因为无论你如何批判它,只要男性主导地位不变,就会有新的价值体系出现,结果无非是新瓶装旧酒。''' == 传统价值与现代价值并行 == 两套价值观念并行是中国现状。 这符合中国文人传统,得意时求「儒」,失意时求「道」,幻灭时求「佛」。只要于我有用,能安慰我,就取用。 '''以婚恋为例,很多人一面赞扬婚恋自由,一面又在心里给「父母之命」留个位置;一面宣扬性别平等,一面在包藏着「买老婆」、「卖女儿」的心理;操持着现代婚礼,计算着彩礼、嫁妆。''' [[Image:0bf83e308b529a8a7fc8d5838db42689.jpg]] 这就是现状。 '''田园女权之所以惹人生厌,问题就出在她们想同时从传统价值与现代价值中套利,同时却只愿承担现代价值的义务。''' 极端者,甚至任何义务也不愿承担,一旦碰壁就以「生育能力」为说辞。 田园女权认为男性享有「性别红利」,但一切权利都有与之相应的义务。一旦一个享有「性别红利」的男性没有承担应有的义务(产生更大的价值),他就会被贴上失败者的标签。 <blockquote>「男人的极大幸运在于,他,不论在成年还是在小时候,必须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不过这又是一条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则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每一种事物都在诱使她走容易走的道路;她不是被要求奋发向上,走自己的路,而是听说只要滑下去,就可以到达极乐的天堂。当她发觉自己被海市蜃楼愚弄时,已经为时太晚,她的力量在失败的冒险中已被耗尽。」——波伏娃</blockquote> 许多女性却并不关心男性的「艰苦道路」,只惦念着道路终点的福利。要知道,许多男性也是被塑造的,他们原也不想踏上这条路。 '''诚如波伏娃所言,女性,先要学会抗拒诱惑,其次就是要做好艰苦道路的心理准备。平等,不是说出来的,而是艰苦争取来的。''' == 沉溺抱怨,缺乏逻辑 == '''奴隶永远不可能通过抱怨和卖惨改变奴隶们的命运。''' 女性不是奴隶,但道理是一样的,想要平等,只有斗争。推行性别平等相关法律。 有人说,这太难了,企业里的性别歧视难以消除。 可是,抱怨就更没用了。西方女性在职场上,也是通过一次又一次通过法律与性别歧视作斗争。 [[Image:0676a0a5fd45d78e8f63c64fc6f0c6d2.jpg]] 又有人说,我耽误不起时间,这会影响我以后的就业。 '''这就是我一开始说的,我国女权,缺少脚踏实地的实干主义与无畏精神。这世界上可有任何毫无风险、无需牺牲的斗争?没有。''' 可即便是那些抱怨,也常常缺乏逻辑,比如: [[Image:aa75fd8fded2a7d71b17abead2dd4576.jpg]][[Image:79889a7f1c8987cba0ba08b924819cbe.jpg]][[Image:32169d5a905768759a097c669b92f032.jpg]] '''这位女生试图说明,「他们」这个词包含着男性至上的意味,但她的论说缺乏逻辑。''' 我国将「她」准确定义为女性代词由民国刘半农畅行,为的是引入西方he,she的差别。西方they没有性别含义。而中国上千年来,「他」只是人称代词,并不特指男性,男女皆可使用,「他们」自然也是如此。 '''照这个女生的逻辑,民国以前,「他」没有性别特指,那么当古人说「他们」时就不包含男性至上的意味吗?显然不是!''' '''2013年,西安女青年走上街头,呼吁停止「绿茶婊」、「黑木耳」这样羞辱女性的词汇,她们认为,社会上羞辱女性的词汇实在太多。''' [[Image:5e00d92fd0ce42ed172bbe49eeb68055.jpg]] '''事实呢?——羞辱男性的也不少。''' 社会上有「拜金女」、「黑木耳」、「女汉子」、「圣母婊」,就会有「死肥宅」、「金针菇」、「娘娘腔」、「直男癌」。 女性可以说「装逼」隐含侮辱女性,男性就可以说「屌爆」隐含侮辱男性。 '''这样的争论没有意义,也根本无法改变男女关系。''' == 消费主义入场 == '''人的堕落,从「自我物化」开始。'''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下的物质崇拜、消费文化,顺理成章地进入中国。 在以咪蒙为主的知名写手的宣传下,'''女权主义渐渐变质,被消费主义消解、绑架'''。 '''女性当然有选择变美的权利,但同样应该警惕商家强化的「女性—美丽」这一烙印。''' 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这些将「消费」与「女权」强行挂钩的的文章末尾,一般都会有一个广告页面。 [[Image:6b3822f94bcf774633eb5af56a7339ad.jpg]] '''人有追求物质的权利,女性也是如此,但这与女权无关,或者说这不是女权的特例。''' '''一些田园女权者,以「女性青春无价」为由头,将其视作资本,用以套利,实际上走的正是女权的反面——自我物化,自我贩卖。''' [[Image:9b437727818dfb6a4ceb3730286ef8e6.jpg]][[Image:792192d21174d3810a0a5398dd0a3dc8.jpg]] '''以生育能力为底价,进而向社会索取,这是变相把自己当成「行走的子宫」,甚至有滑向生殖崇拜的苗头。''' 不少女网红以视频形式宣扬自己在家中的地位,用以取悦女性观众,实际是消费女权主义。不论视频内容真假,'''这些人其实就是鲁迅口中的,「奴隶革命是为了当奴隶主」。''' [[Image:e0eaa69f6f72d168a1a4a4f137b1752d.jpg]] '''这恐怕不是女权的初衷和真谛。''' == 境外势力渗透 == 2019年,绵阳网警在网上发文称,打击极端主义,其中就包括了女权、动物保护、环境保护等相关问题。 其中有些组织长期接受外国资助,制造话题,已经引起官方注意。 中国伪女权主义者勾结境外势力已不是新闻。 在2017年,就有人曾爆料国内如女权之声等自媒体长期受国外「某特基金会」的长期资助,用以运营、制造热点、挑起国内矛盾。 [[Image:bf2eaf83bed8fe50900677ff1ee00ec1.jpg]] 只要是可能存在的矛盾,就要去挑,大到政治、阶级,小到街里巷文。 更早的2015年,国内某女士(可搜女权五姐妹了解)试图发起一场反对公交车性骚扰的活动,但被警方拘押,理由是怀疑她与国外势力勾结。 按该女士自己的说法,当警察向她所要手机时,她趁机删除了微信聊天记录。 这名女士在学生时代就发起过未登记的游行活动,曾组织过著名的「带血的婚纱」、「占领男厕」、「剃光头」等活动。曾经得到官方积极响应,这些活动也确实有意义。 但是,当她渐渐有了名气,也就开始有组织试图利用她。 '''你说巧不巧,这女士一被拘押,BBC立刻报道了这个事件,并谴责中国女权问题,随后她又参与了美国和英国的关于女权的讨论会。''' [[Image:3ab0a018367c4919d7726105ac1a3dbd.jpg]] 官方没有解释,所以,我们也不能判定她到底有没有境外势力。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她的行为已经为西方媒体提供了一个素材,足以编出一个耸人听闻的标题。 在绵阳网警和《中国妇女报》的联合调查下,他们发现: '''在微博中,海外和未标注地区的人在讨论女权问题的平均值很低,可对某一具体现象的讨论值却高得离谱。''' [[Image:39a1dc8c0670a680bf94c994db5e3f77.jpg]]浅色为单条微博讨论值,深色为平均值 与其他地区平均值高,但单条微博讨论值低相比,完全不合常理。 '''由此推定,这些用户是有指向性地炒热某一个关于女权的话题,而非真的关注女权本身。''' 我身边不止一个女性说过,她们无法理解网上一些极端女权者的言论。这很正常,因为这些人的本质目的就是要制造惹眼的标题,炒作性别矛盾,消费群众焦虑。 由此,在学院派声音微弱、被极端者的声音掩盖,立法不够完善;普通女性怯于斗争、止步于抱怨,并被消费文化消解;在双重价值体系下企图套利的田园女权和境外势力的干预下,中国女权道路越走越偏,越走越极端,却没有真正形成积极效果。掩盖、替代了真正的女权主义。 或许,以上就是中国女权跑偏的部分原因。 <br> (所用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br> 欢迎关注订阅号《弹幕集》 http://weixin.qq.com/r/OTifhyPEuH7HrWfk920r (二维码自动识别) </div> </div> </div> </div> </div>
返回
中国女权运动是如何跑偏的,简述女权发展
。
开关有限宽度模式